第二期《“一 · 二八”淞沪抗战》
日期:2025-10-25 18:31:01  发布人:学院团委  浏览量:445

八秩回响

青年来讲

《一 · 二八”淞沪抗战》



八秩回响,青年来讲

八十年光阴流转,烽火或已消散、山河重整,但有些记忆必须永远刻入民族的灵魂。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特别推出“八秩回响,青年来讲”系列栏目,以青年声音追溯抗战岁月,致敬英雄精神。

第二期《“一 · 二八”淞沪抗战》,我们将重返1932年的上海,在闸北的残垣与庙行的血战中,感受十九路军与第五军的铮铮铁骨。那不仅是战火,更是一个古老民族的觉醒。



背景介绍


  “一 · 二八”淞沪抗战(又称“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3月3日),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支援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丑剧,自导自演在上海挑衅引发的冲突,时间长达一个多月。1932年1月28日夜,日军对上海当地中国驻军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十九路军随即起而应战。



故事内容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占激起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愤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同时也引起国际上的强烈关注,为了转移国际对中国东北的视线,减轻其推出“满洲国”的压力,直接威胁南京,迫使中国政府承认东北的既成事实,取消人民的反日运动,为其进攻中国内地做准备,于是日本在上海制造事端,燃起了新的侵略战火。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为掩护炮制伪满洲国傀儡政府的阴谋,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密令日本上海公使馆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蓄谋在上海制造事端,转移国际视线。

  日本进攻上海,也和进攻东北一样,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准备。1932年1月18日,日本唆使五名日本僧人向上海马玉山路中国三友实业社总厂的工人义勇军投石挑衅,与工人发生互殴。田中操纵流氓汉奸乘机将两名日僧欧打至重伤,日方传出其中一人死于医院。随即以此为借口,指使日侨青年同志会一伙暴徒焚烧三友实业社,砍伤三名中国警员。又煽动千余日侨集会游行,强烈要求日本总领事和海军陆战队出面干涉。暴徒滋事后,日本总领事村井苍松向上海市长提出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团体四项无理要求。日军还向上海大量增兵,积极进行战争准备。

十八日,他们唆使日僧天崎启升等五人向中国三友实业社总厂的工人义勇军投石挑衅,与工人发生互殴。田中操纵流氓汉奸,乘机将两名日僧殴至重伤,其中一人死于医院。

以此为借口,川岛芳子和田中隆吉指使日侨青年同志会一伙暴徒于十九日深夜焚烧三友实业社,砍死、砍伤三名中国警员。

以此为借口,川岛芳子和田中隆吉指使日侨青年同志会一伙暴徒于十九日深夜焚烧三友实业社,砍死、砍伤三名中国警员。

二十一日,日本驻沪总领事村井仓松紧急约见上海市长吴铁城,提出”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团体”等四项无理要求。

  1932年1月28日,上海市政府为了息事宁人,全部答应日本的无理要求,日方表示“满意”,却又进一步以保护侨民为由,要中国军队必须撇出闸北,不待回复日本海军陆战队便于23时30分向闸北中国驻军阵地发起猛烈攻击。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的一·二八事变,在日军不宣而战的情况下爆发了。

二十八日,吴铁城下令上海公安局取缔上海各界抗日救国委员会,禁止一切反日活动。中午,他紧急约见日本驻沪总领事村井仓松,答应日本全部条件,村井仓松对此表示满意。

虽然村井仓松已接到了上海市政府的答复,但是日本海军陆战队指挥官鲛岛大佐却以”保护侨民”为由,蛮横地要中国军队必须撤出闸北,而且不等中方答复,便于当晚阴谋突袭闸北。

二十三时三十分,日军海军陆战队突然向中国军队开火。侵犯的枪声划破夜空,闸北市民纷纷逃难。

  驻守于淞沪地区的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推动和影响下,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下定抗战决心,违抗南京国民政府中央的意志,奋起抵抗。在闸北,与敌展开巷战,他们组成敢死队以潜伏手段炸毁敌装甲车,坚守每一阵地,适时反击,打退了日军的连续进攻。后来战火延伸到江湾、庙行、吴淞、宝山一线,张治中将军率第五军驰援。在各界人民的支援下,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的抗战坚持了一个多月,打得日军多次更换司令而不能有所推进。但是,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孤军作战,伤亡日重,急需支援, 而国民政府一心妥协,不欲扩大,拒绝再派兵增援,军政部还克扣军饷截留捐款。3月1日,日本组成上海派遗军全线总攻击,从浏河口、杨林口、七丫口突然登陆,疾速包抄守军后路。中国军队腹背受敌,在无援助的情况下,十九路军和第五军被迫撤退至第二阵线。

蒋光鼐和蔡廷锴联名上书南京国民政府,表示“如日寇来犯,则坚决抵抗。虽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

三月一日凌晨六时,日军飞机、舰炮、野战炮一齐向我军各个阵地及七丫口开火。日军一个师团一万六千兵在七丫口登陆。我守军几乎全部阵亡,中央军校总教导队的阻击线也被冲垮。

  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对日妥协政策,消极抵抗,积极谋求与日本的妥协停战,同时由于日本此时还未做好全面侵华的准备,日本在认为己经达到了掩护推出伪“满洲国”的预期目的的情况下,提出苛刻条件, 同意停战。1932年5月5日,中国政府当局与日本签订了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在上海市区及其周围、 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中国丧失了驻兵权等一系列主权,相反日军则可以继续在上海横行,完全葬送了19路军英勇抗战的成果。军事上也给全面战争爆发后第二次淞沪抗战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月三日,日军发布『停战声明』。三月四日,国联大会专门通过『上海停战决议』,要求双方展开全面谈判。三月六日,在国民政府要求下,十九路军也发表『停战布告』,上海战事遂告结束。

五月五日,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中日代表签订了不平等的《淞沪停战协定》:将上海划为非武装区,中国军队撤出市区,保留警察行政权,日军可在上海驻军,但是撤至公共租界。

  但是,十九路军的英勇抗战却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在东北沦丧、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与全国人民迫切要求抵抗的矛盾形势下进行的,极大兴奋了全国广大人民包括国民党内爱国官兵、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的抗日热情,取得了全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广大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捐款捐物无数,也充分体现了只有坚决抗日,才是大势所趋,民心、军心所向。

第十九路军的奋勇抗战赢得人民爱戴。淞沪抗战期间,上海市民、商会及社会各界纷纷捐助、声援、慰问第十九路军抗战将士。广大青年有的参加义勇军、救护队与运输队,有的直接参军,补充兵员。

中国人民决不可欺辱!抗日烈士倍受人民的敬仰!一九三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各界在苏州举行『淞沪抗日阵亡将士追悼大会』,数万军民参加。



下期预告


 上海的血火硝烟尚未散尽,抵抗的火种已悄然北上,下一期我们将走进1933年的《长城抗战》,见证中华民族儿女是如何用他们的脊梁,在喜峰口、古北口的雄关隘口之间,铸就一道不屈的精神长城。

本期“一 · 二八”淞沪抗战专题回顾至此结束,那些浴血坚守的英雄身影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我们下期栏目,再会!



-END-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编辑:齐李蔚亚

文案:王馨仝

播音:时路微

后期剪辑:牛梦佳

图画来源: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微信公众号

初审:齐李蔚亚

终审:张婧宇 李月婷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宣传部】

投稿邮箱:zzy_twxcb@163.com

联系我们:团委宣传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核发: 点击数:445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